長島牡蠣的基本介紹
長島牡蠣俗稱蠔,又名蠣黃、海蠣子。牡蠣肉肥美爽滑,味道鮮美,養分豐碩,素有“海洋牛奶“之美稱。從冬至到次年清明是牡蠣肉最為肥美、最好吃的時候。故民間有“冬至到清明,蠔肉肥晶晶“的俗諺。
營養價值
據分析,干牡蠣肉含蛋白質高達45%~57%、脂肪7%~11%、肝糖19%~38%。此外,還含有多種維生素及牛磺酸和鈣、磷、鐵、鋅等養分成分。鈣含量靠近牛奶的1倍,鐵含量為牛奶的21倍,是健膚美容和防治疾病的名貴食物。
歷史民俗
1.張元素:壯水之主,以制陽光,則渴飲不思,故蛤蠣之類能止渴也。
2.《湯液本草》:牡蠣,入足少陰,咸為軟堅之劑,以柴胡引之,故能去脅下之硬;以茶引之,能消結核;以大黃引之,能除股間腫;地黃為之使,能益精收澀、止小便,本腎經之藥也。
3.《本草綱目》記載:牡蠣肉"多食之,能細活皮膚,補腎壯陽,并能治虛,解丹毒"。中醫認為牡蠣的肉具有很好的食療價值,是一味非常好的滋陰、補血,而且還能激發情欲的食物,特別適用于虛勞、虛損的病患和那些陰虛、血虧、氣血不足的人。
鑒別真假
1.龍骨與牡蠣,二者功能相似,常用須為用,以治陽亢眩暈,驚悸狂躁,心煩不眠,以及各種虛弱滑脫癥。但龍骨入心以鎮心安神見長,不能軟堅散結,其益陰作用也不及牡蠣,故陰虛發熱者少用;牡蠣咸以軟堅硬散結,為治瘰疬痰核、脅下痞硬所常用。
2.牡蠣與石決明,二者均貝殼類,都有平肝潛陽的功能,對于陰虛陽亢所致頭目眩暈等證,均可配伍應用。然而牡蠣益陰制陽之功效強,且有良好的軟堅散結和收斂和固澀作用;石決明以益陰明目見長。
長島牡蠣的品嘗吃法
長島牡蠣的食用方式較多。鮮牡蠣肉通常有清蒸、鮮炸、生炒、炒蛋、煎蠔餅、串鮮蠔肉和煮湯等多種。配以恰當調料清蒸,可維持原汁原味兒;若食軟炸鮮蠔,可將蠔肉加入少許黃酒略腌,而后將蠔肉蘸上面糊,用油鍋煎至金黃色,以蘸油、醋佐食;吃火鍋時,可用竹簽將牡蠣肉串起來,放入沸湯滾一分鐘左右取出便可食用;若配以肉塊姜絲煮湯,煮出的湯白似牛奶,鮮美可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