浦東雞的基本介紹
浦東雞——產于上海,俗名九斤黃。因其成年公雞可長到9斤以上,故有“九斤黃”之稱,也是上海本地唯一的土雞品種。浦東雞單冠直立,胸闊體大,黃嘴、黃腳。母雞羽毛黃或麻栗色。公雞胸紅或雜黑色,背黃或紅,翼金黃或黑,尾黑,多有 羽。公雞體重約4千克,母雞3千克左右。其肉質肥嫩,年產蛋一百二十個,殼黃褐色。
營養價值
東雞的肉質鮮美,蛋白質含量高,營養豐富,用于白斬、紅燒、炒丁、清蒸、炒醬等,均為上乘。浦東雞的公雞體重可達4千克以上,是上海老飯店名菜“雞骨醬”的主要原料。母雞體重可達3千克以上,用以清燉,是滋補佳品。燉熟后,雞身滾瓜流油,光亮潤澤,肉酥湯清,香氣撲鼻,味美可口。
產品特點
浦東雞體型較大,呈三角形,偏重產肉。喙短而稍彎,基部粗壯、黃色,上喙端部褐色。冠、肉髯、耳葉均呈紅色,肉垂薄而小。單冠,冠齒多為7個。虹彩黃色或金黃色。皮膚黃色。公雞羽色有黃胸黃背、紅胸紅背和黑胸紅背3種;主翼羽、副翼羽多呈部分黑色,腹翼羽金黃色或帶黑色;尾羽、鐮羽上翹,與地面成45°角,黑色并帶有墨綠色光澤。
歷史民俗
浦東雞的形成無歷史資料可考,已有百余年歷史。同產區的自然生態條件和當地民俗有其不可分的關系。當地民眾習慣于飼養家禽,并作為主要家庭副業,同時當地民眾還有每逢節目和婚嫁喜事以大公雞為饋贈禮品的習俗,因此對雞種自然地形成了選擇產蛋大的和體大的雞的習慣,終于形成了浦東雞這一優良雞種。
浦東雞的制作方法
1、將雞在滾開湯鍋內浸燙熟(不宜過熟,一般15分鐘左右即可),取出晾涼后切成塊(晾涼再切雞肉不會散),裝在盤中;
2、蔥,姜切成末;分別裝在小碗中,碗內在加少許的鹽(姜蔥是同放一起調味的,出來只有一個味碟,另外還有姜蔥里加少許香菜也可,口味更好)
3、炒勺內倒入油,在旺火上燒開,澆在蔥末和姜末上。作成兩個粘料。
4、切好的雞和粘料一切上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