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江堰厚樸的基本介紹
厚樸是中國特有的珍貴中藥材,被國家列為二級保護珍貴樹木,是國家重點發(fā)展、保護的4種中藥材之一。據(jù)《灌縣志》記載,都江堰市是全國厚樸主要產(chǎn)區(qū)之一,是中藥材厚樸的原產(chǎn)地,被譽為“中國厚樸優(yōu)勢產(chǎn)區(qū)”,20世紀中期開始大規(guī)模人工栽培。
營養(yǎng)價值
養(yǎng)胃健胃、補血養(yǎng)血、補氣益氣、調理腸胃、增強記憶力、滋陰補陰、開胃消食、抗衰老.
產(chǎn)品特點
都江堰厚樸在純天然條件下,具有生長快、產(chǎn)量高、皮質厚、藥效含量高的特點。據(jù)《中藥大詞典》記載,都江堰厚樸是全國質量最優(yōu)的。都江堰厚樸生長時間越長,皮質越厚,并且皮的質量越好。目前,市場銷售價格均高于全國其他地區(qū)30%。
制作方法
厚樸定植20年以上即可砍樹剝皮,宜在4~8月生長盛期進行。根皮和枝皮直接陰干或卷筒后干燥,稱根樸和枝樸;于皮可環(huán)剝或條剝后,卷筒置沸水中燙軟后,埋置陰濕處發(fā)汗。待皮內側或橫斷面都變成紫褐色或棕褐色,并現(xiàn)油潤或光澤時,將每段樹皮卷成雙筒,用竹蔑扎緊,削齊兩端,曝曬干燥即成。
都江堰厚樸的鑒別真假
干皮呈卷筒狀或雙卷筒狀,長30-35cm,厚2-7mm,習稱“筒樸”;近根部的干皮一端展開如喇叭口,習稱“靴筒樸”。外表面灰棕色或灰褐色,粗糙,栓皮呈鱗片狀,較易剝落,有明顯的橢圓形皮孔和縱皺紋,刮去栓皮者顯黃棕色;內表面紫棕色或深紫褐色,具細密縱紋,劃之顯油痕。質堅硬,不易折斷。斷面顆粒性,外層灰棕色,內層紫褐色或棕色,有油性,有的可見多數(shù)小亮星。氣香,味辛辣,微苦。
根皮(根樸)為主根及支根的皮,厚3-5mm,形狀不一,有卷筒狀、片塊狀、羊耳狀等;細小很皮形彎曲如雞腸,習稱“雞腸樸”。外表面灰黃色或灰褐色色。質稍堅硬,較易折斷,斷面纖維性。枝皮(枝樸)呈單筒狀,長10-20cm,厚1-2mm。外表面灰褐色,內表面黃棕色。質脆,易折斷,斷面纖維性。均以皮厚、肉細、油性大,斷面紫棕色、有小亮星、氣味濃厚者為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