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州溪黃草的基本介紹
連州溪黃草是一種非常有特色的優質道地中藥材產品。具有清熱利濕、涼血散瘀等功效,對防治急性肝炎、急性膽囊炎等病癥有奇特療效。2007年9月13日,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2007年第145號公告:連州溪黃草為中國地理標志產品保護。保護范圍為廣東省連州市現轄行政區域。
產品特點
由于溪黃草功效比較獨特,且對乙型肝炎、黃膽性肝炎、熱毒、目赤、尿黃、尿痛、咽喉腫痛、心煩肋痛、口苦、口臭等多種癥狀有療效,漸漸成為當地居民居家必備的保健品。連州溪黃草茶在明清時期就因其風味獨特而遠銷南洋各地,至今在東南亞一帶享有盛譽。
歷史民俗
“溪黃草”是民間草藥,各地俗名很多,主要有風血草、手擦黃、黃汁草、香茶菜等。“溪黃草”古籍中未見記載,但作為清肝利膽藥,在連州地區民間已有一千多年的使用歷史,連州居民至今還保持著夏天將溪黃草煲水作“涼茶”飲用的習慣。因它喜生山谷溪旁潮濕處,新鮮葉片揉碎有深棕黃色液汁而得名。近代出版的《常用中草藥手冊》、《廣東中獸醫常用草藥》、《全國中草藥匯編》、《中藥大辭典》等均收載了本品,并配上植物圖。
據《佛家經典》記載,梁代道家廖沖,曾在天下第49福地連州市保安鎮福山煉丹修道,后得道入仙。相傳,南北朝某年,連山郡(現連州市)怪疫肆虐,廖沖用福山附近溪邊的莖方型苦草給百姓煎湯飲用,喝過這種苦草煎熬湯水的人,面黃腫脹癥狀很快消失,身體也慢慢地恢復。于是經過一傳十,十傳百,方園幾十里的居民都知道這一種神奇之草叫作“溪黃草”。
由于溪黃草功效比較獨特,且對乙型肝炎、黃膽性肝炎、熱毒、目赤、尿黃、尿痛、咽喉腫痛、心煩肋痛、口苦、口臭等多種癥狀有療效,漸漸成為當地居民居家必備的保健品。連州溪黃草茶在明清時期就因其風味獨特而遠銷南洋各地,至今在東南亞一帶享有盛譽。
獲獎榮譽
“豪爽牌”連州溪黃草2006年被評為廣東省名牌產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