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寄回了我的谷歌眼鏡。為什么?沒有殺手級應用。
在納稅日,我得知谷歌為像我這樣的普通人提供了一天的窗口,讓他們購買一個玻璃杯,成為早期采用者探索者。懷著無比激動的心情,我馬上點了一個。我使用谷歌眼鏡的一個月就這樣開始了。
一周后打開盒子就像圣誕節一樣。我戴上眼鏡,注冊,登錄,瞧!我是個探險家!我滾動菜單尋找一個可以玩的應用程序,但很快發現那里沒有多少。盡管如此,我并不氣餒。我想隨著時間和練習,我會發現一些致命的東西。
過了幾天,我才知道沒有這回事。眼鏡應用不符合標準。首先,它們大多是針對谷歌平臺優化的應用。更糟糕的是,谷歌眼鏡中沒有一款應用是專門針對谷歌眼鏡的。與智能手機相比,谷歌眼鏡更難使用。那么為什么要戴眼鏡呢?
有了眼鏡,圖片更難瞄準、對焦、拍攝、發布和管理。谷歌搜索是費力的,網站的顯示被微小的顯示窗口顯著地截斷和損害。語音識別參差不齊(目前所有此類系統都是如此),這使得谷歌眼鏡效率低下,令人沮喪。我無法掌握滑動或抬頭顯示,這表明現在的眼鏡更適合愛好者,而不是像我這樣手指肥胖的普通人。
對我來說,谷歌眼鏡最令人驚訝的一點是,當你隨身攜帶時,它必須與智能手機相連。我承認,這是我缺乏科技意識的一個明顯跡象,但是,坦率地說,我從來沒有想到過,對于移動用戶來說,谷歌眼鏡不是一項獨立的技術。相反,作為一款移動設備,谷歌眼鏡只不過是智能手機的一個硬件插件。除非你在一個有wifi的地方靜止不動,否則每個需要互聯網連接的谷歌眼鏡應用程序, 就像搜索、地圖或Google+一樣,必須通過藍牙連接到智能手機才能上網。想象一下,如果你的平板電腦只能通過藍牙連接到你的智能手機上。當你在移動的時候那是玻璃。不出所料,這在Android手機上比在iPhone上更容易實現。最后,我斷定我的錢花錯了,所以我找到了客戶服務號碼來安排退貨。
品牌營銷給消費者的外賣是什么?最基本的要求是,無論屬于哪一類,新產品都必須有一個殺手級應用——一個獨特的、令人信服的存在理由。否則有什么意義? 消費者不想為了新而新。消費者只是為了更好的利益才想要新的。消費者需要更好的解決方案來滿足未得到滿足的重要需求。這三個標準是問題檢測研究的經典元素。如果你的品牌不能解決這樣的問題,那么它就不值得購買,這是目前所有可穿戴設備面臨的挑戰,不僅僅是眼鏡。它們并不重要, 這就是為什么讓像我這樣的人參與進來是一個問題。(這也是正在進行的“轉向被動”的一個推動因素。)
就目前而言,谷歌眼鏡對消費者來說沒有殺手級應用。可能有一款正在研發中,但目前谷歌眼鏡做的任何事情都比智能手機或平板電腦做得更好。非常創新的玻璃硬件缺乏任何獨特的,令人信服的軟件,給它一個存在的理由。相比之下,這種“硬件和軟件的配對”長期以來一直是蘋果的“傳統”,在新產品推出的騰飛中發揮了關鍵作用。
這并不是說玻璃沒有市場。正如Business Insider編輯吉姆愛德華茲(Jim Edwards)所寫的那樣,不管大眾消費市場如何,谷歌眼鏡有許多專業和商業應用,可能會取得巨大成功。但這些對消費者來說并不是殺手級應用,這也是我退回谷歌眼鏡的原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