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玉雕的基本介紹
玉雕是從玉制具發(fā)展而來的。至殷商時代已開始大量制作禮儀用具和各種佩飾。到元代(公元1280-1368年),中國出現(xiàn)了南北不同風格的南玉作、北玉作。南玉以蘇州、揚州為中心,北玉以北京為中心。清代,南方匠人到北京傳藝,有的高手在北京落戶。因此,北京玉雕集南北技藝之長,形成了自己的獨特風格。
產品特點
北京玉雕技藝源遠流長,深厚精湛,在制作上量料取材,因材施藝,遮瑕為瑜成為琢玉的重要法則。能工巧匠利用玉石的自然形狀、色澤、質地、紋理和透明度,創(chuàng)作出許多巧奪天工、妙趣天成的珍品。
歷史民俗
北京是史前人類活動比較早的地區(qū),約在6500年前,在永定河以東出現(xiàn)了鎮(zhèn)江營一期文化和上宅文化。截止至2012年所知,北京建城的歷史從西周初期開始,北京玉器業(yè)的歷史當從琉璃河燕都和廣安門薊都開始。
京作玉器是以北京為中心的玉作工藝風格,也可以說是北方玉器的代表。京作玉器造型渾厚、莊重,圓雕和浮雕的作品較多,圖紋工藝亦比較復雜。如故宮博物院收藏的各類仿古玉和時作玉,均呈現(xiàn)出一種高貴典雅的氣質和悠然灑脫、落落大方的京城風貌。尤其是動物形圓雕,無論是獸類,還是禽類,大都豐滿圓潤,刻畫得敦實健壯。器皿類則較為厚重、平穩(wěn),雖然有時也作花草纏繞,盤根錯枝的藝術處理,但仍不失其淳樸、端莊的地方特點和舒展開朗的北方風格。
現(xiàn)代玉雕的工藝美都帶有地域特征,無論是南方玉雕的細膩、精巧,還是北方玉器的粗獷、雄健,美的玉器其工藝都是精湛的。
工藝美的玉器雕琢規(guī)矩、線條流暢、紋飾精美、圓潤光亮、技藝神韻,看一眼就會讓人愛不釋手,心中會蕩起陣陣漣漪。
玉雕是中國特有的工藝品,自古就有體現(xiàn)不同琢制風格的“南玉作”和“北玉作”之分。南玉以蘇州、揚州為中心,如輕清柔緩的評彈一樣飄逸、儒雅、靈秀;北玉以北京為中心,如鏗鏘有力的京劇一般大氣、渾厚、雄偉。玉器加工。
制作方法
玉器制作的工藝過程,概括為“議、繪、琢、光”幾個階段。表現(xiàn)手法有:圓雕、浮雕、鏤雕、線雕等。北京玉雕品類繁多,計有:器皿、人物、花卉、鳥獸、盆景、首飾等。
北京玉雕的獲獎榮譽
2008年,“北京玉雕”入選《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