魔芋糕的基本介紹
魔芋糕,福建周寧地區漢族特色糕點。以魔芋為原料加工而成的一種小吃,制法簡便:魔芋去皮,洗凈,用水泡浸幾個小時,刨成芋絲,蒸熟,加堿水舂搗,放沸水中煮數分鐘,凝塊,烹調,食用。
歷史民俗
魔芋本是周寧山區溪澗邊的一種野生植物,何時引種田間作為主要蔬菜種植,在史籍中已無從稽考。只是據民間傳說:古時候,在一個兵荒馬亂、旱澇成災的年代,周寧人不僅糧食吃盡,而且挖遍草根,剝盡了樹皮,已沒有可以填肚子的東西了。有幾個饑民實在忍不住了,冒險挖了一種被當地人喻為魔鬼吃的芋頭的“魔芋”吃,吃罷芋頭還不到一個時辰,這幾個人就先后中毒身亡。其他的鄉民心中恐懼,便把剩下的魔芋倒到山澗的潭水中。過了幾天,有幾戶外縣逃荒者路過周寧,見山澗邊的淺潭中,堆著許多芋頭,他們就向當地鄉民求乞。當地人告訴他們,這是“魔鬼吃的芋頭”,千萬不能吃,吃了會中毒死掉。然而,逃荒者實在是饑腸難耐,饑不擇食,不管三七二十一,撈上魔芋煮熟就吃,卻并沒有中毒死去。對此當地居民終于悟出了一個道理:山澗積水含堿度較高,只要用堿水浸透,魔芋是可以食用的。從此以后,魔芋就被聰明的周寧人引進田間,廣為種植。并且,精制出一種載譽閩東的特色食品——“魔芋糕”。
制作方法
制作時用刀刮掉魔芋芋皮。洗凈后用水泡浸幾個小時,撈出用甘薯刨刀刨成芋絲,裝入蒸籠蒸熟。再把蒸熟的芋絲放入舂米的石臼內舂搗,并不斷地加入堿水,直到用手捏芋團既不硬又不粘手為止。再把搗過的芋糊放到沸水中煮數分鐘后,凝結成塊,然后烹調食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