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苑小麥的基本介紹
是一種在世界各地廣泛種植的禾本科植物,最早起源于中東的新月沃土(Levant)地區。小麥是世界上總產量第三的糧食作物,僅次于玉米和稻米。
小麥的穎果是人類的主食之一,磨成面粉后可制作面包、饅頭、餅干、蛋糕、面條、油條、油餅、火燒、燒餅、煎餅、水餃、煎餃、包子、餛飩、蛋卷、方便面、年糕、意式面食、古斯米等食物;發酵后可制成啤酒、酒精、伏特加,或生質燃料。
營養價值
小麥富含淀粉、蛋白質、脂肪、礦物質、鈣、鐵、硫胺素、核黃素、煙酸及維他命A等。因品種和環境條件不同,營養成份的差別較大。從蛋白質的含量看,生長在大陸性干旱氣候區的麥粒質硬而透明,含蛋白質較高,達14~20%,面筋強而有彈性,適宜烤面包;生于潮濕條件下的麥粒含蛋白質8~10%,麥粒軟,面筋差,可見地理氣候對產物形成過程的影響是十分重要的。
無庸置疑地小麥的主要價值在于它可磨成面粉,成為人類的主要食糧。尤其是在歐美和其他溫帶地區,小麥是人們必需的食糧。小麥的世界產量和種植面積,居于栽培谷物的首位,以普通小麥種植最廣,占全世界小麥總面積的90%以上;硬粒小麥的播種面積約為總面積的6~7%。面粉除供人類食用外,僅少量用來生產淀粉、酒精、面筋等,加工后副產品均為牲畜的優質飼料
產品特點
小麥生長發育必需的營養元素有16種,其中9種為大量元素,即碳、氫、氧、氮、磷、鉀、鈣、鎂和硫;7種微量元素,即鐵、錳、銅、鋅、硼、鉬和氯。其中碳、氫、氧三元素占小麥干物質的95%左右,主要來自于空氣中的二氧化碳和土壤中的水。其他元素則主要通過根系從土壤中吸收。小麥生長發育對氮、磷、鉀需求量較大,它一般是隨著小麥的收獲產品被帶走,通過殘茬或根的形成歸還給土壤的數量卻很少,必須施用肥料給予補充。因此,氮、磷、鉀被稱為小麥營養三要素,也稱肥料三要素。鐵、硫、錳、鋅、銅等微量元素對小麥高產優質必不可少,又不可替代,隨著產量水平和質量要求的提高,對其需求程度也在逐漸變化,在特定的條件下要因地使用,缺啥補啥,將對增產和改善品質有明顯的效果。
制作方法
1.將面粉與適量的清水攪拌,揉成面團,發酵1.5小時;
2.發酵后的面團放入清水盆內,不斷揉搓,洗去粉漿,水渾時,換清水,反復揉洗,直至面團無粉漿可出時取出,即成生面筋;
3.精鹽、味精加清水少許和成汁,放入生面筋,揉拌均勻;
4.選用21厘米長、中段直徑約4.5厘米的白蘿卜一條,洗凈揩干,攔腰切成兩段;
5.再把制好的生面筋分成兩份,分別裹在白蘿卜段上,包制成素豬肚2個;
6.豌豆洗凈,凈冬筍、水發香菇、荸薺均切成片,胡蘿卜片刻花形;
7.切好的各料一并放入沸水鍋氽熟撈出;
8.炒鍋置中火,下入花生油,燒至六成熱,將制好的素豬肚下鍋翻炸7分鐘,呈金黃色時倒進漏勺瀝去油;
9.瀝油稍涼后的素豬肚逐個直剖成兩塊,去掉蘿卜,每塊再切成兩塊,再分別用斜刀片成4.5厘米長、1.5厘米寬的素肚片;
10.炒鍋置旺火,注入清水750毫升,煮沸后放入素豬肚片、冬筍、香菇和荸薺片,下精鹽、味精,最后放入豌豆,再煮沸后裝入湯碗,擺入胡蘿卜花,淋上香油即成。
清苑小麥的品嘗吃法
內服:小麥煎湯,1~2兩;或煮粥。小麥面冷水調服或炒黃溫水調服。外用:小麥炒黑研末調敷。小麥面干撒或炒黃調敷。
可依個人口味添加適量牛奶、豆漿、蛋白質粉、五谷粉或其他調味品沖泡; 2、小麥胚芽可直接用于煮粥、蒸飯,使用時適量加入小麥胚芽即可。也可用來煮麥胚瘦肉粥、麥胚稀飯粥、麥胚飯等; 3、小麥胚芽作為純天然營養食品也可直接夾入面包、糕點、饅頭、面條等,增加食物營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