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寨溝羊肚菌的基本介紹
羊肚菌產于九寨溝縣海拔3000米以上的針葉林向高山草地過渡區域。形似羊肚而得名。菌香味濃郁,口感細膩,出口日、韓兩國。有開胃建脾,止痛和抑制癌細胞的作用,一般與雞、鴨燉或燴燒。
營養價值
羊肚菌含抑制腫瘤的多糖,抗菌、抗病毒的活性成分,具有增強機體免疫力、抗疲勞、抗病毒、抑制腫瘤等諸多作用;羊肚菌日本科學家發現羊肚菌提取液中含有酪氨酸酶抑制劑,可以有效地抑制脂褐質的形成。羊肚菌所含豐富的硒是人體紅細胞谷胱甘肽過氧化酶的組成成分,可運輸大量氧分子來抑制惡性腫瘤,使癌細胞失活;另方面能加強維生素E的抗氧化作用。硒的抗氧化作用能改變致癌物的代方向,并通過結合而解毒,從而減少或消除致癌的危險。
產品特點
羊肚菌由羊肚狀的可孕頭狀體菌蓋和一個不孕的菌柄組成。菌蓋表面有網狀棱的子實層,邊緣與菌柄相連。菌柄圓筒狀、中空,表面平滑或有凹槽。
制作方法
紅燒羊肚菌
主要材料:羊肚菌200克,火腿肉50克,青椒1個。
調味料:豆瓣醬10克,醬油10克,味精3克,高湯適量,生粉10克,麻油5克,花生油25克
1、將羊肚菌泡洗干凈;火腿、青椒切成菱形片備用;
2、凈鍋放在旺火,倒入花生油燒熱、放入豆瓣醬炒香,加入高湯、火腿、青椒、羊肚菌、醬油燒3分鐘左右,加入味精調味,用生粉兌水勾芡,淋入麻油即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