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會涼果的基本介紹
與陳皮、葵扇并列為“新會三寶”的新會大有涼果,江門五邑及旅居海外的鄉親幾乎無人不知,新會大有是當地歷史最悠久、最負盛名的古老企業之一。大有涼果制作作為一項傳統手工藝,會的人越來越少,如大紅柑餅、糖紫姜都是需要手工完成,不僅生產時間長,而且工藝相當復雜。
營養價值
藥用:
· 柑桔、梅有醫治生痄腮和扁桃腺炎的作用。
· 葡萄有治肚瀉及嘔吐功用。
· 山楂、咸三稔可沖水飲用,有治喉嚨痛之功能。而且山楂又具開胃消滯之用途;據說咸三稔也可解 “濕毒”。
· 李子味道甘酸,性平,有清肝滌熱,生津利水之效。
· 陳皮有化痰等作用。無花果味甘性平,功能清熱潤腸,消腫解毒。
· 金橘果肉,酸中帶甘,果皮則含有大量揮發油,故生啖略嫌酸澀。其又有消食下氣,開胸快膈及化痰止咳之效。
· 杏味道甜甜酸酸,有潤肺生津,止渴定喘的功效。
產品特點
形狀一般保持原果整體,表面較干,有的呈鹽霜;味道甘美、酸甜、略咸,有原果風味,并且生津止渴,開胃滯消作用。
制作方法
涼果的制法視乎不同的生果而異,通常分為干制與濕制兩種。
干制:把原料洗凈后,一部份果實如欖和梅等用木槌把其拍至出現裂縫(主要讓其腌制時容易入味)。然后,用鹽把它們腌制一段長時間,便把其曬干,再漂水將過量的鹽份除去,跟著再加進一些糖和其它腌料,再次把其曬干,最后便把制好的涼果放進缸或樽中存放。如:楊桃、梅.
濕制:首先把原料洗凈,便用鹽將其「打皮」,再用鹽水攪拌及漂水,加上糖(使其先入味),曬干,最后便用糖水把其浸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