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縣核桃的基本介紹
唐縣核桃是指生長于中國河北省唐縣的核桃。唐縣特產核桃古籍稱胡桃、羌桃,為落葉喬木植物。
營養價值
胡桃仁含粗蛋白22.18%,其中可溶性蛋白的組成以谷氨酸為主,其次為精氨酸和核桃仁天冬氨酸。粗脂類64.23%,其中中性脂類占93.05%;中性脂類中三酰甘油82.05%,甾醇脂3.86%,游離脂肪酸4.80%.總脂和中性脂類中脂肪酸組成主要為亞酸64.48%-69.95%和油酸13.89%-15.36%;三酰甘油所含脂肪酸主要為亞麻酸69.98;甾醇酯非皂化部分主要為β-谷甾醇,并有少量的菜油甾醇,豆甾醇,燕麥甾-5-烯醇,豆甾-7-稀醇;糖類13%;多種游離的必需氨基酸;異亮氨酸,亮氨酸,色氨酸,苯丙氨酸,纈氨酸,蘇氨酸及賴氨酸等,其含量為總氨基酸的47.50%。
產品特點
核桃有許多優良品種,主要有紙皮核桃、薄殼核桃、露仁核桃、穗狀核桃、早熟核桃等。普遍具有殼薄、果大、含油量高等特點。
歷史民俗
核桃,原名胡桃,又名羌桃,萬歲子或長壽果。據《名醫別錄》記載:“此果出自羌胡,漢時張騫出使西域,始得種還,移植秦中,漸及東土”。羌胡古時指現在的南亞,東歐及國內新疆甘肅和寧夏等地。張騫將其引進中原地區時,名叫“胡桃”。史料記載,公元319年,晉國大將軍石勒占據中原,建立后趙。因其忌諱“胡”字,故將“胡桃”改名為“核桃”。此名延續至今。
唐縣核桃的品嘗吃法
1、核桃肉,每次食三個,早晚各一次,連續半個月,治百日咳及慢性支氣管炎。
2、核桃肉1公斤,搗爛,蜂蜜1公斤和勻,用瓶裝好,每次食一匙,一日兩次,開水送下,治虛喘。
3、核桃肉五個,搗爛,用黃酒沖服,治乳汁不通。
4、核桃肉三個,搗爛,山慈菇3克研末,調勻,黃酒送服,治乳瘡。
5、核桃肉、黑芝麻、桑葉各30克,搗如泥狀,作丸,每服10克,一日兩次,治神經衰弱、健忘、失眠,夢多,食欲不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