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川螺絲菜的基本介紹
螺絲菜又稱甘露、寶塔菜,學名草石蠶,當地老百姓稱它為地溜子,是多年生草本植物,地下塊莖潔白如玉,形如蠶蛹,呈螺旋狀塔形,肉質脆嫩,十分可口,是馳名中外的“八寶菜”、“什錦菜”之一。
營養價值
可疏風清熱、活血祛瘀、解毒消腫、潤肺益腎、滋陰補血、強身的功效;
可治療感冒發熱、咳嗽、黃疸、氣喘、肺虛咳喘、腎虛腰痛、淋巴結核、肺結核、咯血等病癥。
產品特點
螺絲菜營養豐富,有特殊的香味,質柔軟,味淡薄,熟食棉軟,腌制加工后質地脆嫩,顏色潔凈,形狀美觀,是佐餐之佳品。
歷史民俗
據介紹,螺絲菜在賀蘭縣已有近30年的種植歷史,可與春小麥、冬小麥套種,已形成規模化種植,產區主要集中在賀蘭縣無公害產區的金貴鎮、習崗鎮、洪廣鎮等17個村,畝產量可達1500公斤,遠銷陜西、四川、甘肅等地,每畝毛收入約4500元,是賀蘭縣農業產業結構調整和農民增收的重點發展產業。
銀川螺絲菜的品嘗吃法
螺絲菜除可熟食、腌漬加工外,還可入藥,可治療多種疾病,同時也是一種綠色保健食品。同時它還可作為工業提取水蘇糖新型原料,產量高,成本低,經濟效益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