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街布鞋的基本介紹
南京市高淳的特產之一。早在明清時期,高淳布鞋就名聞遐邇,遠銷蘇、錫、常、寧、鎮、揚和安徽蕪湖、宣州地區。那時候,婦女大都不事農活,特別重視做針線活兒。所以農村中的婦女很少有不會納鞋底、做布鞋的。姑娘們長到十一、二歲,做娘的就要手把手地教會她們剪鞋樣、繡鞋花、納鞋底、做鞋幫。不會做鞋的姑娘嫁到人家后,婆婆就不會喜歡,村里人就會嘲笑,說是"能剪能畫的是麻利婆,不會剪畫的是鈍煞鬼"。
產品特點
布鞋獨有的柔軟、舒適、透氣、吸汗等諸多特點是其他鞋類無法比擬的,對于腳部的保健十分有利,只要長期穿著就可以起到良好的保健作用,尤其是對中老年人,效果更加明顯。
歷史民俗
高淳民間有個傳統習俗,在姑娘出嫁時的嫁妝中,不僅要準備幾雙供新郎一年四季穿用的單、棉布鞋,而且要給爺爺奶奶、公公、婆婆各做一雙壽鞋,還要給小叔小姑各做一雙喜鞋,給尚未出生的子女做幾雙繡有虎頭的"子孫鞋”因此,姑娘出嫁前,要花費一兩年時間專門做鞋。當然,也有母親、嫂嫂、姐姐和女中好友幫著做的。這種習俗一直延續至今,從未間斷過。不過,如今棉布鞋己被各種高檔皮鞋和各種制式球鞋、運動鞋、旅游鞋取代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