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澗春雪的基本介紹
“西澗春雪”是滁州市名優茶開發課題組科技人員于1991年創制的名茶新秀,前身為南譙貢茶。產于南譙區皇甫山林場。西澗在滁城南譙區,歷史上的“西澗春潮”曾是滁州十二景之一,“西澗春雪”茶名即取自這一景,同時“春”表示時間,“雪”表示該茶白毫多。
營養價值
經過現代科學的分離和鑒定,茶葉中含有機化學成分達四百種,無機礦物元素達四十多種。茶葉中的有機化學成分和無機礦物元素含有許多營養成分和藥效成分。有機化學成分主要有:茶多酚類、植物堿、蛋白質、氨基酸、維生素、果膠素、有機酸、脂多糖、糖類、酶類、色素等。
產品特點
特級西潤春雪的品質特征:芽頭飽滿,芽葉抱合挺直稍扁,色澤綠潤,披毫似雪;清香高長,有花香,湯色清澈明亮,滋味鮮爽,有花香味,葉底全芽嫩綠勻整。
歷史民俗
宋時,皇甫山彌陀寺住持悟真大師云游南方,從川貴帶回茶種,種在南北將軍山山塢中。良好的自然環境培育出上好佳茗。傳明朱元璋于應天府稱王后品飲此茶,連稱好茶,當即欽定歲貢茶葉200斤。當年悟真和尚種的茶樹,歷經了600多年的風雨,尚存1000多株。現在皇甫山林場又在老樹附近,開辟了新的茶園,研制出新的名茶,定名為西澗春雪和西澗雪芽。1993年雙雙獲得省優名茶稱號,同年,西澗春雪獲農博會銅獎,獲國家級名茶稱號。1994年榮獲首屆“中茶杯”全國名茶評比二等獎。
西澗春雪的制作方法
西澗春雪分特級、1級、2級、3級。鮮葉標準:特級為1芽1葉初展,芽長2.5厘米;1級為1芽1葉半開;2級為1芽1葉;3級為1芽2葉初展。炒制500克特級西澗春雪約需3萬~3.5萬個芽頭。
特級為手工制造,1~3級為機制名茶。制造分殺青、烘焙2道工序。殺青后期結合做形,烘焙分毛烘、復焙2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