濟美醬菜的基本介紹
濟美醬菜是山東臨清的漢族傳統名吃,色鮮味香,質地細膩,咸淡可口,營養豐富。“進京腐乳”是濟美醬園傳統產品之一。
濟美醬園創建于清乾隆五十七年(公元1792年),與北京的“六必居”、保定的“大慈閣”、濟寧的“玉堂”齊名,一起稱為江北四大醬園。
“進京腐乳”是濟美醬園傳統產品之一。清道光年間,深得朝廷賞識,因此而得名。甜醬瓜是濟美醬園的又一傳統產品。1920年即出口日本,1935年在南京國貨博覽會上獲獎。
營養價值
醬菜中含有乳酸菌等有益健康的物質,又具有特殊香味,是一年四季深受人們喜愛的菜肴。醬菜在發酵過程中會產生乳酸菌,這對兒童、中老年人有助消化、調節腸胃功能的好作用。醬菜的制作工藝非常嚴謹,如果不負責任的企業在生產過程中不能嚴格控制生產環節,醬菜容易產生亞硝酸鹽成分,這樣反而不利于健康。醬菜是眾多美食中的一員,所以在我們選食醬菜的時候,一定要選擇那些正規企業的產品。
產品特點
濟美牌甜醬瓜1987年被國家輕工部評為優質產品,濟美牌醬萵苣榮獲1988年首屆食品博覽會“銀牌獎”,濟美牌醬菜1995年被山東省經委命名為“山東省傳統名特食品”,1995年濟美醬園被中國食品工業協會評為質量達標企業。濟美牌“甜面醬”醬香濃厚,體態光亮紅潤,味鮮美,可用于烤鴨、鮮蔬菜的蘸食,用其海鮮、肉類、炸醬燒制的菜肴風味獨特、醬香四溢、釀香撲鼻、味美可口。2001年濟美牌甜面醬被中國農產品博覽會評為名牌產品,2006年被評為“山東省名牌產品”。
歷史民俗
臨清濟美醬園創建于公元1792年大清乾隆57年,位于臨清城西北地段運河東畔,與河北省僅一河之隔,兩省交界、地勢繁華。公司現占地面積10.6萬平方米,建筑面積2.6萬平方米,員工484人,資產總額1.6億元,經營產品有甜面醬、醬油、食醋、醬咸菜、腐乳制品五大系列150多個花色品種,產品銷售網絡南到廣東,西至西寧,北至哈爾濱遍布全國大江南北三十多個大中城市500多家超市,為臨清市龍頭骨干企業,是一個有著二百多年歷史文化的老字號企業。
公元1792年安徽舉子汪永春在臨清青碗市口處創辦南味醬園,匯集臨清名流賢仕齊聚一堂,取《左傳》“世濟其美,不損其名”詞句之意,以“濟美”二字作為店號開張營業,前店后廠鋪面十分宏闊,醬、醋、紅青腐乳、醬咸制品格具齊全,產品味正精細生意紅火,一時轟動臨清,順運河而名遐南北,來往客商無不以其腐乳、小菜為返鄉旅途之備饋贈親朋好友所需,引來八方客商爭先購買洽談生意,被譽為江北著名醬園。1810年嘉慶十四年,聊城東昌府興建山陜會館內春秋閣,汪永春借山西、陜西兩地商人發達之意,為濟美的未來發展壯大祈福,捐銀四兩九(春秋閣內碑文記載),如其所愿經數載有道經營,名聲大震,財源滾滾,生意興隆闊地建廠聲勢浩大,聞名江北.至清末,已有1000多口大缸,年產醬菜35萬公斤,豆腐乳和臭豆腐所用黃豆1萬多公斤。其產品有干漬、咸漬、醬漬、醬油、味醋、腐乳制品6大類47個品種,尤以甜醬瓜、小菜、豆腐乳享負盛名。甜醬瓜色澤金黃,透明如碧,質地嫩脆,增人食欲。豆腐乳色鮮味香,質地細膩,咸淡可口,營養豐富。
濟美醬菜的獲獎榮譽
1822年(道光二年)濟美小菜、豆腐乳被清廷列為御用貢品入宮,譽為“貢品小菜”“進京腐乳”名噪京城。臨清的“濟美”與北京的“六必居”、保定的“槐茂”、濟寧的“玉堂”,并稱江北四大醬園。1915年濟美小菜、豆腐乳在巴拿馬國際博覽會獲獎。1920年甜醬瓜首次出口日本。1935年南京國貨博覽會上濟美牌產品獲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