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豐蝦姑的基本介紹
蝦姑,學名叫管站,也叫琴蝦。蝦目蟹足,狀如蜈蚣。蝦姑肉鮮味美,可油炸、清蒸、水煮,各具風味,更有甚者,是生吃咸蝦姑,令人望而生畏。這種吃法過去是本地人的傳統吃法,現在不只是汕尾市的一般人家,就是酒樓賓館也是席上不可或缺的佳肴了。
營養價值
蝦蛄是一種營養豐富、汁鮮肉嫩的海味食品。其肉質含水分較多,肉味鮮甜嫩滑,淡而柔軟,并且有一種特殊誘人的鮮味。每年春季是其產卵的季節,此時食用為最佳。肥壯的蝦蛄腦部滿是膏脂,肉質十分鮮嫩,味美可口,可惜殼多肉少。但其蛋白質含量高達20%,脂肪0.7%,以及維生素、肌苷酸、氨基丙酸(建議編者仔細查閱資料,丙氨酸是20種天然氨基酸之一,可作為營養成分,但是氨基丙酸,其結構和丙氨酸不同,這將導致它們的生化作用不同,是否能夠作為營養成分,請作者斟酌)等人體所需的營養成分。蝦蛄性溫、味甘。有補腎壯陽、通乳脫毒之功效。
歷史民俗
據汕尾人傳說,蝦蛄的祖先,在歷史上還有很大的功勞。相傳宋朝末年,元兵大舉南侵,宋端宗在大將陸秀夫的護衛下,逃至海陸豐的甲子港,元兵大隊人馬追殺而來。眼前是洶涌澎湃的太平洋,又無渡船過海。宋端宗仰天長嘆:“天絕我也。何人能救駕,是將皇位讓之。”話音剛落,大洋登時風平浪靜。只見海面上,一只蝦蛄王,帶領數百小蝦蛄,游至岸邊,望宋端宗便拜。一會兒,變成百只大小漁船,載著宋朝群臣將土,安然過海。待元兵追到,他們已登上彼岸。宋朝群臣拜謝欲去,蝦蛄王突然開口道:“啟奏萬歲,還未賜封呢?”宋端宗方想起許下之愿,便隨手脫下頭上帽子,拋入海中。從此,蝦姑的頭就象戴著皇帝帽一樣,非常好看。至今,甲子港的大膽山上還留有紀念墓碑。
制作方法
椒鹽蝦蛄
材料:蝦蛄1000克,紅尖椒3個,蒜一頭,醬油。
做法:
紅尖椒和蒜剁成末。
油燒熱,把蝦倒入炸至金黃,撈起。
鍋里留底油,燒熱后倒入尖椒末和蒜末炒香。
倒入炸好的蝦,翻炒均勻,倒入適量醬油,炒均后起鍋裝盤。
清蒸蝦蛄
原料:蝦蛄、蔥、姜。
做法:
先將蝦蛄洗凈,用剪刀對半剪開方便入味。
將姜切片、蔥切段。
將蝦蛄排放盤中,放料酒、蔥白、姜片,上鍋蒸熟即可。
再用蠔油、糖、醋、姜末、雞精及淋上香麻油調成沾汁。
陸豐蝦姑的品嘗吃法
沒吃過蝦姑的人不知道吃的方法,不小心手指會給刺出血來,汕尾人有辦法,用兩手將蝦姑的頭、尾捏住,一上一下搖動擠壓,蝦肉便會脫殼,然后兩手按住兩邊剝去硬殼,取肉調料即吃,其味極佳。這種吃法汕尾人打趣上:“先按摩,后脫衣,雙手要并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