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酥糖的基本介紹
北京酥糖是中國三大名糖之一,作為北京地區漢族傳統名點之一,一向享有盛名,其中尤以紅蝦酥糖為上乘佳品。北京酥糖有著悠久的生產歷史,最早源于唐代,享有:“茶罷一塊糖,咽而即消爽,細嚼丹桂美,甜酥留麻香”的美譽,為歷代名人所稱贊。酥糖霄中均勻分布著麥芽糖骨子,吃時酥糖霄香甜、桂花麻香濃郁、骨子松脆入口即溶。
產品特點
有一種獨特的香味,吃起來,不粘牙,不留渣。糖塊是蝦段形狀,表面光亮、形態飽滿,白、褐色相間,層次分明,像一只蝦的中段。 因酥糖表面光亮,外形飽滿,還鑲有白褐相間的條紋,宛若一只蝦的中斷,故名“紅蝦”。
歷史民俗
解放前,北京的一些店鋪和作坊用刻有小孩形狀的銅模加工出酥糖,因此,北京人常叫它為“小孩酥”。解放后,幾十家私人作坊合并加入北京第一食品廠,“小孩酥”成了這個廠的名品。1963年,他們再度研制成功“紅蝦酥糖”,很快成為出口產品,并且暢銷國際市場。
幾十年來,產量不斷增加,仍滿足不了客商需要。紅蝦酥糖曾榮獲國務院頒發的銀質獎章。外商稱贊說:“紅蝦酥,不僅美國的王牌——金絲酥比不了,其他國家的酥糖也比不了。
制作方法
芝麻脫殼 處理要求徹底,只有這樣,才能保證成品色澤純正,酥香,入口無渣。因此要嚴格掌握浸泡去皮工序。視氣溫和水溫的不同,決定浸泡時間,使芝麻充分吸水膨脹,便于去皮。根據浸泡程度,恰當地掌握去皮時間,以去凈芝麻皮。
焙炒 要求量少多鍋,以達到芝麻顆粒起爆。色澤不黃不焦。因此要求嚴格控制火力和焙炒時間。
熬糖 在熬制過程中,要掌握好火候、時間和溫度,使經過熬制的糖坯不老不嫩。
拔糖 熬好的糖在合適的溫度下采用人工或拔糖機拔糖,使糖由紅變白,拔好的糖變得更為酥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