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天麻的基本介紹
商天麻為河南省商城縣所產的天麻。商城位于大別山腹地,山高林密,具有優越的地理、氣候環境和豐富的林木資源,這些都為密環菌的生長提供了極為便利的條件。清順治十六年的《商城縣志》中記載了商城應用天麻的歷史。商城的野生天麻多分布在高海拔的向陽山坡及低海拔山區的陰坡,在陰涼濕潤的竹林中也時有發現。
如今,商天麻已通過國家原產地標記注冊。
營養價值
關于天麻的藥用功效,李時珍在《本草綱目》中有較詳細的說明,書中寫到:“久服益氣力,長陰,肥健,增年,消臃腫、下肢小巧玲瓏,寒疝下血;主治風濕、四肢拘攣、癱瘓不遂;小兒風痢、驚氣,助陽氣,補五癆七傷;風虛眩暈頭痛,通血脈,開竅,服食無忌等”。現代有關醫學文獻記述的天麻藥用功效更廣泛:能益氣、定驚、養肝、止暈、祛暈頭痛、小兒驚厥等。
產品特點
天麻是一種奇特的植物,無根、無葉、無葉綠素,不能自養生活,必須與一種叫密環菌的真菌結合,以吸收密環菌為營養才能生長繁衍。而密環菌則靠吸收木材的營養素生活。所以天麻、密環菌和林木形成了相互聯系的食物鏈。據一些生物學家分析,天麻的祖先應是一種自養型綠色植物,是密環菌的受害者。在與密環菌的長期斗爭中,弱者被自然淘汰,而那些在積累抗密環菌物質上顯出優勢的個體則得以生存,又經過一系列適應性變化,就改變了原來的自養生活方式,而成為對密環菌具有特殊依賴關系與控制能力的物種,即今日的天麻。
歷史民俗
北宋嘉佑年間蘇頌編印的《本草圖經》中寫到:“天麻,今東京、京西、湖南、淮南洲郡亦有之。春生苗,初出芍藥,獨抽一莖,直上高三,四尺,如箭桿,青赤色,故名赤箭。”由于商城在唐貞觀元年屬淮南道光州,宋至道三年(公元997年)屬淮南西路光州,可見宋朝以前“天麻”在商城就已蜚聲海內外了。在商城,麻又稱“仙人腳”、“無風自動草”。這與古籍對天麻的描述“根如人足,又云如芋,有十二子為王,有風不動,無風自搖”是一致的。可見商城縣勞動人民對天麻的發現、認識與利用歷史之悠久。
商天麻的制作方法
天麻燉豬腦
用料
主料:豬腦1個
調料:食鹽適量,味精適量,蔥適量,姜適量,天麻15克
1.將天麻浸潤后,切成薄片,豬腦洗凈,放入搪瓷盆內,加入姜片、蔥段、味精、食鹽。
2.鍋內加水適量,將搪磁盆再放水中,隔水燉熟即成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