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花硯雕刻技藝的基本介紹
長白山松花石,又稱長白山松花玉、長白山松花江石,盛產于白山市庫倉溝、白山市江源區等地,其天然造型多樣,色澤豐富、紋理奇特。用松花石雕刻的各類奇石種類豐富、姿態萬千,深受奇石愛好者的喜歡。松花石雕刻技藝源遠流長且功法細膩、變化繁雜,是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隨松花玉石原形精雕成的松花硯,是琢硯匠人施展藝術才能的廣闊天地。松花硯成品設計精巧,雕琢精美且寓意豐富,巧奪天工。觀其構圖古樸,典雅,天地日月星,各帶神韻;龍鳳龜鶴鵲,各領風騷。松花硯按類可分為巨型硯、禮品硯、普通硯、學生硯、隨形硯等。
2007年,松花石硯雕刻技藝被列入吉林省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成品松花硯的制作,大體需要經過采料、選材、設計、下料、切邊、雕刻、磨光、打蠟、配盒、包裝等數十道工序。其中,技術要求最高的要數設計及雕刻。
松花硯的“個性”之一在于色彩,由于松花石長年累月經海水洗滌,自然紋理豐富多樣,又色彩斑斕,以綠色最為多見,紫袍綠帶最為奇特,楊黃綠色最為上乘......無論是純色系,還是共生色系,大自然神奇的力量賦予松花石得天獨厚的天然優勢,使得松花硯散發獨特魅力。
硯作為工具的功能性已逐漸弱化,相反其藝術性、鑒賞性不斷被挖掘稱贊。松花硯也憑借自己的“個性”優勢,從實用性向藝術性蛻變,在大眾視野中“出圈”,成為繼四大名硯之外的“新星”。
產品特點
松花石雕刻技藝不僅體現在松花石硯上,用松花石雕刻的茶臺、擺件等無不造型奇特、色澤飽滿、花式精美,早已成為深受游客青睞的吉林省旅游紀念品。
歷史民俗
長白山是大清始祖的發祥地,從康熙十六年( 1677 )到光緒四年( 1878 )將長白山封禁達 201 年。又因康熙皇帝將松花石硯封為“御硯 ”,嚴禁民間私采,故松花石硯產地失蹤 300 多年。松花石自清末以后,曾一度消聲匿跡,直到 1979 年吉林省地質局才在長白山麓的白山市庫倉溝被發現,經專家鑒定,新發現的松花石從顏色、紋理、硬度、擊聲以及物理化驗等方面,均與失傳的松花硯石相同。自此,已淹沒百余年的松花御硯又重放異彩,成為硯林中稀世之寶,被文人雅士爭相收藏。
獲獎榮譽
2007年,松花硯雕刻技藝列入吉林省首批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