欽州青蟹的基本介紹
市境沿海地區的名貴海產品,它味道鮮美,營養價值很高,是傳統的出口水產品之一。青蟹學名叫鋸緣青蟹,它的背甲呈青綠色,體扁橢圓形,胸板呈灰白色,兩邊共有五對附肢。成熟蟹一般每只半公斤左右,大的(公蟹)可達1~1.5公斤。青蟹與中藥生地熬湯便是有名的“青蟹生地湯”,是宴席上的佳肴。蟹腿上的肉可干制成蟹肉,便于貯存和長途運輸,也是味道鮮美的上佳食品。
青蟹又稱黃甲蟹,亦稱蝤蛑,系甲殼綱,蝤蛑科、俗名蝤蛑蟲尋,棲息于泥涂及近岸淺海中,平時隨潮水進入泥涂,喜穴居于有淡水流出的地方。 青蟹一年四季都有產,但以每年農歷八月初三到廿三這段期間,青蟹殼堅如盾,腳爪圓壯,只只都是雙層皮、民間有"八月蝤蛑抵只雞"之說。著名詩人蘇東坡在《蝤蛑》一詩中也曾寫有"半殼含黃宜點酒,兩螯斫雪勸加餐"詩句。
青蟹頭胸甲略呈橢圓形,表面光滑,中央稍隆起,分區不明顯。甲面及附肢呈青緣色。背面胃區與心區之間有明顯的"H"形凹痕,額具4個突出的三角形齒,較內眼窩突出,前側緣有9枚中等大小的齒,末齒小而銳突出,指向前方。螯足壯大,兩螯不對稱。長節前緣具有3棘齒,后緣具2棘剌;腕節外末緣具2鈍齒,內末角具1壯刺;掌節腫脹而光滑,雄性個體尤為腫脹,背面具有2條隆脊,其末端具1棘刺,指節的內外側各具1線溝,兩指間的空隙較大,內緣的齒大而鈍。前三對步足指節的前、后緣具短毛,末對步足的前節與指節扁平漿狀,適于游泳。雄性腹部呈寬三角形,第6節末緣內凹,其緣直,兩側緣直,末節末緣鈍圓,雌性腹呈寬圓形。
保護范圍:
欽州市境內,包括欽州港區、三娘灣管理區,欽南區的龍門港鎮、康熙嶺鎮、尖山鎮、沙埠鎮、大番坡鎮、犀牛腳鎮、東場鎮、那麗鎮及其毗鄰海域。地理坐標為東經108°27′34″~108°57′30″,北緯21°35′21″~21°51′35″。
